第278章 老二的信-《捡了五个哥哥后,京城无人敢惹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说起来,大渝王朝也是有专门送信机构的,叫做驿站,通常用来运送文书,或者通传捷报,八百里加急那都是常有的事儿。

    但有一点,这个驿站只为天家服务,偶尔帮世家大族捎带点手,其他的再不会管。

    普通百姓想写个信,多数靠返乡人捎带,少数见多识广的会找游行商人帮忙,再附上些许银两当做酬劳。

    当然,并不是每件寄出去的信封都会如实抵达,丢弃和损毁都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晋朝就有个人叫做殷洪乔,离任归乡时就收到过一百多封信,都是异乡人对于故土的思念,却在转身后被殷洪乔扔进水里,并念叨,““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我殷洪乔又不是信差!”

    此后人们常常用“误付洪乔”来比喻信件丢了或没有送到,可见寄信也是个大难题。

    幸好郑如谦有点能耐,他四处奔波这几年不仅帮忙捎带过不少信件,也结识了不少同样南来北往的商友,真要是递上两封信,称得上十拿九稳。

    而且根据商人们赶路的速度,时间也会有不同的变化,比如从边疆送来的信,居然用了不到二十天。

    而从丰京到安水郡的信,就超过了二十天,才被送到郑如谦的手上。

    簪花小院里。

    一身素绢的少年拆开信封,刚开始还算面容和煦,逐渐眉头蹙起,看到最后,变成了满脸不敢置信。

    “东家,这是怎么。”张启全从后头凑过来,“咱们给边疆送的腊肠被鞑虏劫走了?”

    郑如谦还没把嘴合上。

    一旁的刘翠跺着脚急眼,“呸呸呸,胡说些什么,小松那孩子多机灵,又有军营的人接应,不会遇到鞑虏的。”

    张启全赶紧配合地往地上吐了两口,刘翠脸上这才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郑如谦回过神,把信收进怀里,不知道该怎么跟张叔两口子解释,索性道,“没什么事,是丰京那边寄来的信,大哥考完会试了。”

    张启全和刘翠对视一眼,脸上是掩藏不住的震惊与喜悦。

    真是不敢相信,当年那个断腿的小少年,居然一步步走到现在。

    从童生到秀才,从秀才到举人,从举人到贡生。

    “会试过了之后,应该就是殿试了吧。”张启全抑制不住喜悦,“殿试过了就能当官,许默这孩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就等放榜了。”郑如谦也高兴,“大哥说十拿九稳,那就是真的十拿九稳。”

    一位连拿两案首的学子,即便拿不了第三个案首,也不可能名落孙山。
    第(2/3)页